“一带一路”需要文化通心(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笔谈七篇之一)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通心工程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47(2017)06-0057-02
“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是互联互通,既要推动物理联通,更要实现“通心工程”。其中,“软联通”就是要重视语言、文化、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从本质上来看,人心相通是最高层次、最有意义的相通,但也是最难实现的相通。
我在海外调研时发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有外国朋友说:他们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但感觉中国的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甚至有中东欧国家负责经济的领导人,依然不清楚“一带一路”还包括文化、教育、旅游等内容,他们的认知就是“一带一路”= 基建+物流+贸易+能源+投资等等。可见,“一带一路”亟需加强人文导向与文化交流力度。
第一,文化通心的前提是“语言铺路”,语言、文化、教育是实现人心相通的基础。贸易、投资等经济行为离不开语言,准确的翻译能够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加顺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不通也是“痛点”,有很多“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表示,由于语言问题而走了不少“冤枉路”。故此,需要尽快建立“一带一路”沿线语言的人才库,包括专家和翻译人员等。
文化通心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文、中医药、中餐、民俗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要积极“走出去”、实现“国际化”。中国的文化资源足够多,关键是要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精准转化严丝合缝地对接国际需求,在“必需品”上做文章。美国的三片文化、双H战略,即最赚钱的是“薯片、芯片、影片”以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休闲娱乐+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优质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因此,要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唯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用鲜活的语言和深刻的事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一带一路”不仅是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
文化通心要关注不同层面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例如,在柬埔寨,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非常受欢迎,但语言与技能培训机构应先补足。一般来说,孔子学院主要针对青年大学生、中国文化中心主要服务社会精英,但是如何解决普通民众对中文的广泛学习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应立即着手解决。柬埔寨的今天特别像38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非常渴求知识。在柬埔寨,70%的人口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家下班之后,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夜校,主要学习语言,包括汉语、韩语、英语、日语等。原因很简单,掌握一门语言对就业以及薪酬提升帮助很大,甚至是关键要素。笔者在柬埔寨访问时,发现街道两边到处是韩语、英语、日语学校,而汉语培训机构则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在类似柬埔寨等丝路沿线国家多提供汉语语言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当地民众特别是青年人对这方面的需求极大,有利于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
在教育合作方面,还可尝试建立“一带一路大学”,规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是全球青年精英在一起,而且要“流动”起来,如每个学期可以在全球知名高校轮流学习,核心作用是加强青年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建立互信。归根到底,“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人,要服务青年、依靠青年、为了青年。
此外,可借鉴日本和台湾的经验,适当考虑出资在欧美高校设立“特定教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产生了很多世界知名的学者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鼓励和支持一些中国机构和企业出资在这些高等学府特设“讲习教授”或冠名,加强和扩大与中国相关课题的研究,在他们从事学术活动和发表文章时,都会自然地产生学术与社会影响,如同“行走的中国名片”。此外,根据英国牛津、剑桥等已有的成功经验,可以鼓励和支持中国机构和企业特设或冠名奖学金、楼宇、甚至院系,如剑桥大学的贾吉Judge商学院,牛津大学的赛德Said商学院以及路透Reuters新闻研究所等。目前,可考虑在这些高校由企业或个人出资设立“丝路”奖学金、“丝路”教席、“丝路”研究所等。
第二,“一带一路”需要“品牌出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的不仅是中国产品、中国服务,更应是中国品牌。2017年2月,英国知名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了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榜单,谷歌、苹果、亚马逊分列前3位。在前10名的企业中,有8家美国企业,1家韩国企业(三星),1家中国企业(中国工商银行)。总体而言,中国有55家企业上榜。但在2016年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上榜的中国企业有110家。二者相比,差别很大。这就警示我们,中国企业不仅要看体量、规模,更应该重视品牌以及品牌价值。体量、规模靠钱就可以实现,但品牌及品牌价值要依靠时间、依赖文化。
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要有经济热度,更要有文化温度。5年的企业靠产品,10年的企业靠技术,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一家企业的崛起,不仅是众人皆知的“经济事件”,更是“耐人寻味”和需要“细细品味”的文化事件。同理,一家企业的衰败,必然是企业文化开始“停滞”“凋零”,员工的“眼神”随之缺乏必需的坚定与灵动。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中,一家企业的崛起,就是众目睽睽下的凤凰涅槃,其中的“通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同人的命运,决定成败的不是起点,而是转折点,最终所孕育出的“世界一流企业”,一定具有文化识别功能,既是重要的企业,更是受人尊重的企业。
华为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今年正好30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29位,是中国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典型代表。华为的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其产品,更是其精神,就是“狼的精神”,即一旦咬住,绝不松口。2016年5月,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我们成长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这个“城墙口”就是华为的主业——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华为不仅提供产品与服务,也在共享文化与理念。企业文化强弱的衡量指标,就是看企业能不能“激发出一种与人分享的冲动”。
如果说产品“走出去”是发生物理反应,那么品牌“走进去”必然要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是读心、暖心、通心。如果企业“走出去”,只注重项目本身、经济红利,而不去“俯身”与驻在国进行文化、法律、民俗等方面的交融,就会使中国的海外项目成为孤立的经济存在,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避免使国际社会把中国企业看做是“会走路的钱包”;决不能在海外民众心目中留下如下的刻板印象:“中国人来了,中国人走了,中国人又来了,中国人又走了”。“走进去”需要打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人文格局,要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第三,“一带一路”强调从功能定位走向人文定位。这一倡议蕴含的经济规律是,能源资源总是越挖越少,但文化资源则是越挖越多。未来,要持续加强“一带一路”软联通项目的落地。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大多数是重资产项目,如道路、桥梁、港口、隧道、园区、能源资源、工程基建等,这类项目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但风险也大。故此,特别需要一些能够发挥润滑剂和粘合剂作用的轻资产项目,如文化、教育、健康、旅游、标准、技术、资质、专业服务等。
“一带一路”需要重视商脉,更要重视文脉。2016年9月23日,由中国三胞集团及旗下英国老牌百货品牌弗雷泽百货和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组织牵头的中英“双塔会”活动在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举行。“双塔会”正式启动对园内中式宝塔的维护和修复项目,让这个尘封于中英两国之间254年的文化纽带续写新的篇章。邱园宝塔于1762年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皇家建筑师威廉·钱伯斯设计,他是中国建筑的狂热爱好者,曾两次前来中国学习考察,并以当时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为蓝本设计建造了中国式宝塔。建成时,这座八角形的砖塔共10层,有50米高,是当时英国最高的建筑,两百多年依然巍然屹立。
今天,英国邱园宝塔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已不复往日的神采,塔身80条彩色木龙在1784年修缮的过程中被全部移除。此次三胞集团联手弗雷泽百货支持对邱园宝塔的维护和修复工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恢复塔顶的80条木龙,以还原18世纪邱园宝塔的辉煌。修缮后的邱园宝塔将于2018年重新对公众开放。企业主动挖掘中英文脉,引发英国企业与媒体高度关注这一精品案例背后的中国民营企业。2016年12月,拥有167年历史的弗雷泽百货在三胞集团的推动下落户中国南京。在这一案例中,企业所挖掘的不仅是口碑,更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与文化纽带,值得称赞。
的确,中国不缺老板,缺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前者只需要做到“钱生钱”,而后者一定是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致力于通过激活“文脉”持续地打通“商脉”。
对“一带一路”而言,文化软实力是这一事业的重要助推器。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